外国记者与正在编织黎锦的黎族大娘合影交谈。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 翊摄
|
村网通总站 凤桂园社区 qingyuan.nync.com 欢迎您!
外国记者与正在编织黎锦的黎族大娘合影交谈。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 翊摄
阳光沙滩、椰林树影,海南正在成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近年来,海南不断探索发展,努力建设美丽海南。同时,海南充分发挥优势,响应精准扶贫号召,走出了一条旅游与农业、扶贫相结合的特色乡村旅游道路。这几天,参与“一带一路中外媒体跨境采访调研行”的记者们深入体验海南之美,亲身感受旅游产业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三道镇什进村,村民大部分是黎族,此前主要靠种植水稻、槟榔获得微薄的收入,是海南省的贫困村之一。同志在2010年4月到什进村调研时指出,扶贫开发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整体推进的同时一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最困难户的脱贫致富。
此后,什进村利用民族特色,依托周边两个5A级景区发展起乡村旅游。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参与旅游开发,不仅免费住上了新居,还能获得青苗补偿、土地租金等收入,并实现就近就业。
来到什进村,记者们首先参观了此前村民居住的茅草房。低矮的房门、简陋的家具记录着这里曾经的贫困。随后,记者们来到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小洋房,楼内的许多房间都是装扮一新的卧室。当得知这是村民的家时,伊拉克辛巴达新闻社的艾穆维勒·巴哈·马尼亚·什亚惊呼:“我还以为是当地的特色宾馆。”讲解员笑着告诉什亚,现在什进村开发出了“旅游 农业”“公司 农户”的创新模式,许多城市家庭周末都会住进村民家体验农村生活,品尝当地美食。村民自家种植的热带水果和自酿米酒等能带来不少收入。现在,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已从8年前的2000多元人民币增加到1.3万余元。
格鲁吉亚《多民族格鲁吉亚报》总编辑米哈伊尔·艾季诺夫对所看到的一切称赞不已:“格鲁吉亚和中国一样也是多民族国家,所以我们十分关心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问题。在海南,我感受到了多彩的文化,更看到了不同民族间的和谐相处。这里少数民族的生活越来越好。政府关心他们,想出很多办法提高他们的收入。中国的扶贫行动惠及所有人民,我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
保亭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是展示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进入园区,工作人员竖起大拇指,用黎族问候语“波隆”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这里完整保留了当地传统聚居村落,用丰富的资料和精彩的表演展示黎族和苗族同胞们的特色文化。在展示区,黎族大娘正在编织传统织物黎锦。外国记者为她们精湛的手艺吸引,与她们合影留念,热情交谈。这些老人都来自当地农村贫困家庭,现在不仅由旅游区统一发放工资、从售卖黎锦中获得收入,还定期由园区统一进行身体检查。外国记者纷纷祝愿老人们健康长寿。
刀耕火种、黎族织锦、牧童放牛、击鼓歌舞,槟榔谷内大型原生态黎苗文化实景演出《槟榔·古韵》传递出的欢快节奏和视觉冲击,让阿联酋中阿卫视记者胡达·哈利莱看得出了神:“这里的文化太吸引人了,表演也很精彩。”园区负责人告诉外国记者,槟榔谷去年游客达到168万人次,创收1.31亿元人民币,还创造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此外,景区还挖掘了一大批少数民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招募当地村民进行表演。这种方式不仅带动经济发展,也对传统文化起到了传承和保护的作用。
俄罗斯《真理报》评论员维克多·特鲁什科夫感叹道:“我曾担心当地原住民的文化会受到现代化的冲击,但今天亲眼见证后,我打消了这个疑虑。这里不仅完整保留了当地传统文化,还利用现代技术广泛传播,将其发扬光大。在这里我能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之美。”
喜看稻菽千重浪。黄昏时分,记者们来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饱满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禾苗。美人蕉、紫荆花、九品香水莲与金黄的稻田相映成趣。生态旅游如今成为海南特色旅游的金字招牌,来自埃及《消息报》的侯萨姆·埃伊德赞叹道:“海南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乡村旅游让农民脱了贫。”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