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小麦赤霉病防治关键期,这个小配方,防病还增产,不怕五月热干

    信息发布者:zengfeng
    2019-12-14 11:49:33    来源:互联网   转载

      农业助手

      小麦赤霉病严重影响小麦产量, 且其籽粒带毒,危及人畜健康。 一般来说,防治赤霉病大家都会选择在抽穗期,使用不同的杀菌剂混配,达到防治效果。但是由于小麦抽穗杨花期,很多地区都是高温阴雨,因此,取不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很小杀菌剂都产生了抗性,尤其是多菌灵等!

      推荐一个新配方:戊唑醇+赤·吲乙·芸薹(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苔素内脂)+磷酸二氢钾,增强了小麦自身的免疫力,防治效果事半功倍,同时还增加了作物产量。

      使用:每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 18.6 g+0.136%赤·吲乙·芸薹 3 g+磷酸二氢钾200克+硼源库30克 ,在扬花初期喷药 1次后 7 天再喷药 1 次,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 100%。

      

      杀菌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赤·吲乙·芸薹、磷酸二氢钾混配,提高作物抗逆性,通过增强作物免疫力增加防效,抗倒抗干热风。加入硼源库,明显提高灌浆速度和籽粒饱满度。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可以保障小麦质量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增产!

      

      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俗称"烂穗病",从小麦幼苗期到抽穗期均可为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

      穗腐:发生在开花后,前期小穗及颖壳出现褐色斑,病变初期,有粉红色霉层于颖壳处着生,后期,霉层处会产生蓝黑色颗粒状病变物,发病后籽粒皱缩,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甚至颗粒无收。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瘪粒、赤头、出粉率低等,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价格

      2 小麦赤霉病偏重发生原因

      2.1 秸秆还田,菌源基数大

      2.2 小麦迟播

      小麦迟播现象,迟播的小麦在第 2年 4 月份抽穗,这期间由于气温过高,会造成小麦赤霉病的高发;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播种的数量会随之增加,在小麦生长的成熟期,由于田间麦苗密集,通风性差,透光性低等因素也会造成赤霉病的高发;

      2.3 盲目施肥,特别是氮肥量过高,也会造成赤霉病的发生;

      2.4 播种前对土地的整理不平,开沟较浅造成渍害发生,都会使得小麦的抗病性下降。

      2.5 气候因素

      降雨充沛,温度适宜,利于小麦赤霉病大发生 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续3d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即可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连续 3d 降雨,雨量达 12mm 以上,田间空气相对湿度达 80%以上,十分有利于子囊孢子的释放和侵染。

      防治措施

      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并无特效药。在生产上应采取农业防治为主,抽穗扬花期喷药保穗为关键的综合防治措施。

      1、每亩用43%戊唑醇悬浮剂 18.6 g+0.136%赤·吲乙·芸薹 3 g+磷酸二氢钾100g+硼源库30克,在扬花初期喷药 1次后 7 天再喷药 1 次,病穗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 100%。 不仅能够显著提高药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而且同时可以起到保粒增重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遵循"晴天见花打,阴天见穗打,雨天间隙打"的原则,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用药时间。遇到连阴雨天气应抢天打药,宜早不宜晚。抢在雨停间隙施药,以期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2、拓宽秸秆利用途径,减少田间菌源量

      3、农业防治

      一是合理排灌,开沟沥水;二是适时早播;三是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忌偏施氮肥,促进小麦健壮生长,防止小麦旺长;四是合理密植,增强田间透风、透光能力,能够降低田间湿度,形成不利于小麦赤霉病侵染的环境;五是选用抗(耐)病品种。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