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凤桂园社区 qingyuan.nync.com 欢迎您!
导语
有专家警示:只有5%的农村具有赚取城市人“乡愁”钱的可能。但在全国2000多个县中,绝大多数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乡村振兴不止景区建设,因地制宜的同时,更要多方兼顾,乡村美不美、农业兴不兴、农民富不富才是最终的诉求与目标。
袁颖
广东大地城市建设与房地产研究院研究顾问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旅游规划与营销协会副会长
我们在谈论乡村振兴时,往往忽略了中国农村的本质——农业生产,而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了旅游、度假、康养、农家乐、民宿客栈、游学教育、餐饮等等方面。中国乡村是一个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生意、生命”融合发展的特定空间,它是村民世代居住,赖以生存发展的场所,不可以简单地把它作为“景区”来打造。
要做好乡村振兴,就必须理解中国乡村的现实困境:
一、农业生产成本高,生产与收益不相匹配;
二、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管理程度低,农业机械化程度无法提高;
三、城乡二元结构失衡,种地收益难以养活一家老少,没人愿意种地(2011年数据显示,中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之比超过了236 :1,美国以不到300万农业人口,成为了世界粮食生产出口第一大国);
四、历史原因形成的土地制度,造成土地资源零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难以形成;
五、农产品价格低,中间环节压缩了利润空间,农民增收压力大;
六、农村产业形态单一,可选择机会少;
七、农村闲置土地、房屋越来越多(近1/4农房长期空置),资源浪费巨大;
八、大量的农药、化肥及农业生产性垃圾,造成农村水土污染严重,生态环境亟需整顿治理;
九、单一的产业结构,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由此带来人才流失及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其基础来自于农民群体的支持。而农民支持的坚定性来自于对农民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发展。处理好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才能真正打开乡村发展的空间,一切的变化才能有序展开,各相关利益主体才能获取长期有效的最佳收益。
工商资本下乡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
所谓资本下乡,就是把城镇工商业积累的庞大的知识、科技、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吸引到乡村去,以解决乡村面临的困境。
资本下乡进行“城市反哺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方”,因为资本是现代工业社会最具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由民营资本发起运作,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优势,主导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资金运作、政策平台搭建、土地规划调整等 要素破题,并负责振兴区内的产业发展,最终形成对土地资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基于一产,在乡村发展特色产业,客观上培育了农村发展新动能。资本下乡过程中,要注意在制度建设、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建设、社会管理 等方面的 创新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问题。
在农村,最宝贵的是土地。土地不仅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承载着农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深深的故乡情怀。
作为农村改革最关键和重要的一环,农村土地确权涉及“三块地”: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2. 农民的承包土地;3. 农户的宅基地。土地确权,稳定农民与土地的长久承包经营关系。从短期来看,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可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在乡村建设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从长期来看,有助于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形成产权清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前提。
2018年9月27日,中央、国务院公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鼓励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养老服务。进一步盘活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允许集体经济组织灵活利用现有生产服务设施用地开展相关经营活动。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 1-3% 治理面积 从事 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 产业开发。”政策的明晰,让我们逐渐看清了中国乡村发展的未来图景。
乡村振兴的品质保障,来自于“规划引领,多规合一”。
以“民生规划为核心、产业规划为引领、小镇建设规划为推手、社会发展规划为长远目标、土地利用规划为保障”的多规合一规划体系,在规划引导下吸引工商企业进入,避免盲目开发带来的隐患。这里所指的多规合一,涉及乡村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需要整合更加全面的社会专业力量,从多角度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